能夠不斷地問「為什麼?」
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近來因為力擋《勞基法》修法,一「站」成名,過去曾任柯文哲競選總幹事的名嘴姚立明,更在政論節目上稱讚蔣萬安很會挑議題「就像之前的柯文哲」。對此,台北市長柯文哲28日受訪表示,「我真愛橋不曉得,還好吧。」
這是一場公民與教育的革命。
商品訊息功能:
▲國民黨立委蔣萬安。(圖/記者徐政璿攝)
新功能介紹
當面對民主與法治,我們祭出各種懲處要求學生遵守校規;但為何師長卻不需任何條例依據,便可以收回學生既有的權利?
當面對勞工權利,少數應服從多數;但為什麼「少數」者的權利就可以被犧牲?
民主社會的公民,需要的是質疑與批判體制的能力,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af000032959/products/0010762387
林立青? 作家
邱顯智律師
透過教育,我們又能讓國家未來的公民長成什麼樣貌?
而改變,就從現在開始。
?從課綱調整,關心教育應該具有的衡量與價值
姚立明在政論節目上稱讚蔣萬安「很會挑議題」,除了一例一休,現在更挑戰對國民黨來說相當敏感的「轉型正義」議題,表態政治檔案要公開。姚立明認為,蔣萬安完全在重現柯文哲2014年選市長的手法。但對於2018選戰,姚立明仍語帶保留,「現在說贏還太早。」
他們未必站在社會運動的第一線真愛橋線上課程,但絕對是許多學生的知識啟蒙者、生命陪伴者。
二○一五年由多所高中生聯合發起的「反課綱運動」,讓台灣社會驚覺這世代的青年和過去不同了;這群年輕人不再只是躲進書堆裡唸書,揹負升學壓力的「順民」,而是積極參與社會、追求更好社會的熱血「公民」!而讓這群高中生有能力接觸並關注公民議題、反思、行動的幕後推手,莫過於扎根於校園的老師們。
才能改變現況!
在這本書裡,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議題、不同角度的審視、批判與反省:
@本書將一群深入校園、關心社會,期待落實公民精神的高中老師,
台東女中,公民與社會科老師周威同曾說:「一群不願意思考、寧願接受不合理的現狀,或者認為『去批判、反省體制根本一點都沒有用』的公民,只能算是順民;國家最喜歡這類順民,因為順民是便於統治的。」
記者陳家祥/台北報導
在面對校園、社會時事觀察到、需要被提出、討論的現象,所提出的質疑與思考!
?從校園制服的存廢,反省人權的自由與權利
作者: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
新功能介紹
當面對性別議題,我們可以一邊「包容」多元成家;但另一邊卻將員警免職,只因為蓄長髮不符合社會對男性的期待?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af000032959/products/0010762387
362B40DA363D4157